学法依规,做“法治”公积金人
---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心得
旺苍县管理部主任 杨 芯
10月31日,中心党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管理部安排全体职工利用工作空余时间自学,要求人人深读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的讲话。通过学习,让我感悟良多。
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,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,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,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,坚持依法治国、依法执政、依法行政共同推进,坚持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一体建设,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,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,深化司法体制改革,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。
“国无常强,无常弱。奉法者强则国强,奉法者弱则国弱。”法治是国家行驶在平稳发展轨道上的润滑油,也是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助力剂。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,国家亟需呼唤法治的完善实施,为改革保驾护航。只有以法治为准绳、以法治为抓手,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更牢固,党的壮大发展才会更坚实,党的领导指引才会更有力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,我深深感受到法治的重要:基层工作,各种人情扑面而来,往往浪费许多精神和时间却难以把工作做好。作为一名公积金人,面对前来办事的群众,和他们讲规章制度,费时费力,往往还要面临投诉。这是群众对公积金相关政策、规定不了解造成的,所以加大公积金政策、规定的宣传刻不容缓。只有广大群众学懂公积金的相关政策、规定,我们的解释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,我们推行的依法行政才能畅行。
推进法治,须德治先行。“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”建设法治国家,既须法律的庄重威严,也要道德的春风化雨。法治只有得民心,顺民意,坚固民众基础,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拥护,法治才能成为人民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。这就要求必须突破“闭门造车”樊篱,全面倾听民意,充分吸纳民智,力促民主立法。把耳朵“竖”到群众之中,把“听力空间”扩展到各个领域,耳听八方广纳群言。听得进群众的声音,记得住群众的意愿,保护好群众的权利,“接地气”才能暖民心,才能汇聚力量,形成人人学法懂法、人人守法护法的“好空气”,为法治中国树立最坚强的柱石。作为公积金人的一员,我认为我们在制定公积金的相关政策、规定时,一定要深入缴存职工心中,多倾听他们的心声,做到满足大多数缴存职工的利益,尽量满足困难职工的要求,将是公积金事业做大做强的根本。也只有这样,才是国家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、条例的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