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权为民赋,权为民用(陈波)

权为民赋,权为民用(陈波)

日期: 2014-04-16 来源: 分享:
【字体: 打印

 

权为民赋,权为民用
——陈波
近来,我们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让我对群众有了更深的认识,当观看了北川县副县长兰辉同志的先进事迹后,让我更加明白了共产党人所应具备的优秀品德,当看到薄熙来等一批官员的“落马”,让我更加认识到背离人民的后果和危害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,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迅速的变化,党内干部的腐败现象开始突出起来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反对“四风”的原因。
我们党员干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推动者、领导者和组织者,在当下这个思想大活跃、观念大碰撞的社会条件下,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人,理所应当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。坚持把个人追求与党的奋斗目标、人民利益紧密相连,不为私心所扰,不为名利所累,不为物欲所惑,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根本方法和途径。
我认为要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、地位观和利益观,首先应加强个人品德培养,提高思想境界,强化修养和内涵学习,我们党员干部来自于群众,理应回到群众中去。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,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真正形成并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和革命品质。
其次,我们要做到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,这也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。毛泽东同志曾强调:“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,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,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”。因此,党员干部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,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,为人民掌好权、用好权,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、造福于人民,绝不以权谋私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,始终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把人民拥护不拥护、人民赞成不赞成、人民高兴不高兴、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,做到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。
权力观、地位观、利益观不仅是个观念问题,而且是个制度问题。“少数人靠觉悟,多数人靠制度”,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的约束和规范。要用制度来增强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,纠正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非正确的利益观,防止一些人为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惜抛弃社会职责和人格良心,滥用权力、以权谋私。要将约束和规范贯穿于思想、道德教育的过程之中,把教育的成效落实到对约束规范的遵循和执行上,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”。同时,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,按照信念坚定、为民服务、勤政务实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的“好干部”标准,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杠杆和导向作用。
作为住房公积金工作战线的一名党员干部,我要正确看待组织和群众所赋予的职权,摆正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,永远把群众利益放置首位,让利于民。

主办单位:广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

政府网站标识码:5108000038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91号 蜀ICP备09026795号-1

业务咨询电话:0839-3309842(贷款) 0839-3316957(归集、提取) 工作联系电话:0839-3308640